關於我們

About Us

組織介紹

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策略規劃與推動組於2022年1月由原本產業研究組研究三組獨立出來,是由一群專業且具備熱忱的產業研究員所組成。過去的研究領域包含非鐡金屬材料(銅、鋁、鈦、鎳鈦、不鏽鋼)、離岸風電與海事工程、國防及太空、循環經濟及綠能等。因應全球產業快速變化,許多新興科技與產業陸續崛起,策略組聚焦於新興產業之研究與推動,除了協助政府擬定相關政策方針之外,更致力於協助台灣中小企業的成長,並期盼能扮演並建構一產官學研價值共創平台,以利跨組織、跨領域間的互動。

 

[核心價值定位]:提供跨領域之知識,擬定研發及行銷布局策略,成為中小企業(製造業)之重要夥伴

核心價值定位

圖1 策略組價值定位形成過程示意圖

資料來源:金屬中心策略規劃與推動組(2022)

 

[願景]:扮演中小企業最重要的軍師,並成為台灣中小企業(製造業)最具權威性的策略諮訽單位

我們來談一下為什麼選定中小企業製造業為優先服務對象,中小企業提供大量就業機會,是整體經濟的骨幹。許多研究顯示,中小企業能帶動更均等的經濟成長,也是學習與創新的來源。

  1. 製造業對國家經濟而言依然非常重要。美國過去三十年來的貧富差距惡化,與「去工業化」、「經濟金融化」(financialization)有關(Lin and Tomaskovic-Devey 2013)
  2. 某些西歐國家(如德國)與小型國家(如丹麥)的產業轉型過程,將會發現中小企業一直都是這些經濟體中的重要驅動者。在產業轉型或所謂的「往知識經濟轉型」的過程中,面對亞洲的競爭,他們的中小企業不僅沒有從製造活動中撤退,相對的,反而持續活躍於高品質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製造領域(Herrigel 2010)。另外,美國過去在歐巴馬政府為了將製造業帶回美國,下了許多工夫,例如,建立各種中小企業創新及創業平台,或是提供各種誘因與有利政策(Block and Keller 2011)。

正因為如此: (1)我們依然必須非常關注中小企業 (2)談論知識密集經濟的產業轉型時,依然不可忽略製造業。目前中小企業中共包含18種行業別,109年中小企業製造業家數為144,647家,占所有中小企業約9.3%(如圖2所示)。

圖2  108-109年中小企業家數分布

資料來源:2020中小企業白皮書

 

中小企業的產業基本形貌如圖3,2019年全臺灣共149萬家廠商,占整體97.65%,換言之目前臺灣是以中小企業為大宗,成為主要的枝幹。中小企業大多以內需市場為主,2019年內銷金額達11兆,占整體銷售88.8%。這裡也顯示出一個現象,普遍的中小企業因為資源不足,對於國際市場的掌握度不夠,在產能與訂單收入無法突破限制的情況下,難以有較大幅度的成長。

圖3 台灣中小企業業本產業形貌

資料來源:2020中小企業白皮書

 

換言之,中小企業的特徵與結構將連帶影響其產業的需求與缺口(如圖4),而策略規劃與推動組乃希望能透過本身專業知識與技能,來協助補足中小企業的需求與缺口。目前協助與合作的廠商包含:食品機械業、金屬材料業、工具機產業、電子零件業等等,未來更希望能持續攜手學界與產業界,使服務的範疇能有更多的擴展。

圖4  台灣中小企業特徵與結構、需求與缺口

資料來源:金屬中心策略規劃與推動組(2022)

 

策略規劃與推動組的主要服務內容:

  1. 協助政府觀測國內外情勢,並擬訂相關布局與推動策略
  2. 協助政府形塑新興產業生態系
  3. 提供產業及企業經營所需之相關策略規劃服務
  4. 提供企業數位精準行銷及布局策略服務

若從產業議題來看,目前共聚焦於六大新興產業議題: (1)智慧科技 (2)淨零減碳 (3)綠能科技 (4)海洋產業 (5)太空產業 (6)國防產業,提供辨趨勢、觀現況、訂策略、鏈產業的完整服務。

TOP